河南程名建材有限公司
  • 首页
  • 产品中心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联系我们
  • 新闻中心
快递公司与快递员签交通事故分责协议 法院判决对外不具效力
2025-05-10 19:21:37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蒋慧 记者任震宇)快递员派件途中违反交通规则,快递快递致他人损伤。公司被侵权人起诉快递公司和快递员,员签要求两方承担赔偿责任。交通快递公司以与快递员签订交通事故三七分责协议为由,事故主张其仅承担损失的分责法院30%责任。法院判决该协议属快递公司和快递员之间内部约定,协议效力不具对外效力,判决判决由用人单位快递公司赔偿全部损失。对外

案情经过:

张某是不具某快递公司的快递员,2019年11月,快递快递张某在派送快递的公司途中,在单行路上逆向行驶,员签与骑电动自行车的交通薛某迎面相撞,造成薛某摔倒受伤,事故车辆亦遭到损坏。经检查,薛某左腿骨折,需要住院治疗。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定,张某负事故的全部责任,薛某无责任。经司法鉴定,薛某构成十级伤残。

经计算,在本次事故中薛某的各项损失共计34万余元,除去快递公司和快递员张某先行垫付的6万元,对剩余28万余元费用的负担,各方产生了争议。薛某认为,快递员张某违反交通规则,直接造成薛某身体受伤、财物损失,其应负主要责任。而某快递公司是张某的用人单位,其亦应对张某执行工作任务时发生交通事故的后果承担责任。协商未果后,薛某将某快递公司和快递员张某一并诉至法院,要求两方共同赔偿医疗费、营养费、护理费等各项费用共计28万余元。

某快递公司提出,与包括张某在内的所有快递员在签订劳动合同的同时,亦签订了交通事故责任分担协议书。根据该协议书约定,快递员因在执行工作任务时发生交通事故的,如涉及快递公司承担赔偿责任时,快递公司只承担30%的赔偿责任,由快递员自行承担剩余70%的赔偿责任。基于上述协议,某快递公司认为,对于本次事故产生的28万余元费用,快递公司只须承担30%,即8万余元的费用。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经计算,薛某的各项损失共计34万余元,快递公司已垫付医药费4万余元,快递员已垫付医药费2万余元,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快递公司还应赔偿剩余的各项损失共计28万余元。因薛某不认可快递公司和快递员之间责任分担协议的内容及与本案的关联性,快递公司认为其仅应承担30%赔偿责任的抗辩意见一审法院不予采信。一审法院最终判决快递公司赔偿薛某各项损失共计28万余元。

某快递公司不服一审判决,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虽然快递公司与快递员之间签订了关于交通事故责任分担的协议书,且协议书明确约定交通事故责任“三七开”,但是,该约定属于快递公司和快递员之间的内部约定,仅对快递公司和快递员之间具有法律约束力,并不当然对第三人薛某产生效力。而本案的法律关系是薛某要求快递公司和快递员承担侵权赔偿责任,所以,协议书与本案的法律关系之间没有法律上的关联性。据此,一审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判决快递公司向薛某承担赔偿责任并无不当。至于快递公司和快递员之间因签订交通事故责任分担协议引发的纠纷,可以另行解决。快递公司上诉称其仅承担30%的赔偿责任,缺乏法律依据,不予采信。最终,北京一中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官说法:

企业内部担责协议不具备对外效力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法官胡保峰表示,《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快递员接收、运输、投递快递的工作,属于执行快递公司的工作任务,在此时间段内,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快递公司承担侵权责任,快递公司应当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先行赔偿受害人损失。

其次,快递公司和快递员之间的协议一般不具有对外效力。一般而言,合同仅对当事人产生法律约束力,不能对抗第三人。快递公司和快递员之间的协议内容不能够拘束交通事故中的受害人。即将生效的《民法典》对此也有明确规定,其第四百六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与《合同法》相比,增加了“仅”字,目的就是要突出合同的相对性原理。一般情况下,合同仅在签订合同的主体之间发生法律效力。

最后,快递公司和快递员之间的协议内部效力问题。合同的效力问题,需要综合合同的主体、主体的意思表示、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格式条款等因素,予以综合评判,较为复杂。同时,快递公司和快递员之间的协议引发的纠纷属于合同纠纷,与因交通事故引发的侵权责任纠纷不属于同一法律关系,所以,不适合在一个案件中合并处理,需要另行予以解决。如果协议有效,快递公司可以根据协议约定的比例向快递员追偿;如果协议无效,只有在快递员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时,快递公司才取得向快递员追偿的权利。

责任编辑:47

上一篇:新华全媒+丨保障就位干劲足——多地春耕一线扫描
下一篇:3份婴幼儿食品涉嫌非法添加 涉及“纽贝乐”“小葵花”等品牌
文化
综合
中心
文化
综合
文化
中心
综合
中心
文化
中心
综合

版权所有 © 河南程名建材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8 gold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号称“预防近视” 酸奶广告如此宣传涉嫌违法  什么触动了中国人的“文化DNA”  药香与鼓点  怎样判断是不是文物?哪些文物不允许携带出境?一文Get  “百村记录计划”展现乡村振兴历程  中国消费者协会升级“企业售后服务查验宝” 帮消费者避开钟表黑维修  潜山市红星村:夜话千年陶韵古村的善治“密码”  浙江建德新叶“三月三”续写非遗传承新篇章  抵制传销 福州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校园公益宣传活动  老外不远万里来“取经” 《黑神话:悟空》制作人谈出圈密码  星巴克、Shake Shack等被约谈,存在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等问题  消费者酒后沐浴摔伤 洗浴中心被判承担10%赔偿责任  青铜器“生病了”怎么办?来看“文物医生”如何“治疗”  年轻人为古人扫墓:“历史奔现”背后的“精神寻根”  党的二十大代表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中华商标协会发布《知名商标品牌评价规范》团体标准  保险护航 安心“种粮”  聚焦整治过度包装与天价月饼  桂琼粤闽签署合作协议 推动食品安全共治共享  辽宁举办首期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训班  怎样判断是不是文物?哪些文物不允许携带出境?一文Get  老外不远万里来“取经” 《黑神话:悟空》制作人谈出圈密码  清华大学暑期恢复校园开放参观  让生态资源转化为“富民资本”——安徽探索“两山”转化新路径见闻  让生态资源转化为“富民资本”——安徽探索“两山”转化新路径见闻  舞剧《大足石刻》亮相:传统文化为青年舞者注入力量  保险护航 安心“种粮”  海棠花开,到恭王府赴一场雅集  江西南昌:“洋中医”进修 “解锁”中医新技法  “共促消费公平”——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2022年消费维权年主题  上网功能关闭依然产生流量 消费者质疑中国移动乱扣费  七部门倡议优先选用安徽茶  陶渊明的桃花源到底长啥样  “金石榴”短片盛典:首倡以AIGC技术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传播  中华商标协会发布《知名商标品牌评价规范》团体标准  新会书院里的邕剧传承  什么触动了中国人的“文化DNA”  上网功能关闭依然产生流量 消费者质疑中国移动乱扣费  海棠花开,到恭王府赴一场雅集  水上运动与民族风情相融合 这项赛事将在乌江水域上演  黄金首饰价格千变 优惠背后暗藏玄机  20余人银行卡在境外被盗刷 原来是刷卡促销惹的祸  以精耕细作培育网文精品  七部门倡议优先选用安徽茶  潜山市红星村:夜话千年陶韵古村的善治“密码”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春节消费舆情监测报告 出行体验、观影服务成吐槽热点  城湖共生的生态实践——看大湖治理巢湖答卷  消费者酒后沐浴摔伤 洗浴中心被判承担10%赔偿责任  上海市场主体突破318万户  怎样判断是不是文物?哪些文物不允许携带出境?一文Get